REVIEW

如何在15天内写完KCI期刊,两个月内登刊成功?

2024-08-18

 

这是我们与在读博士研究生共同完成,并成功发刊的真实经历。
希望能给同学一些启发

从选题到最终登刊,整个过程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,其中还包括了一次稿件被拒和重新投稿。

希望我们的经历能为准备KCI的同学一些启示。

 
我们从6月末开始准备,至7月中旬完成投稿。
7月末,我们收到了第一轮审稿意见,到了8月中旬,第二轮审稿意见也已经到手。
 
最终在8月末成功登刊。


 
下面,我根据期刊发刊时间表简要梳理了整个进程。
 
 
 
1. 选题 (第1天)   
 
我们在选题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考虑 :
一是我们要感兴趣的话题(比如小红书,直播等),
二是可能吸引韩国读者或审稿人的话题(比如韩国商品,出口等)
  TIP.  
“同学们在选择论文题目时,应该明白一个重要的事实:不存在不能写的题目,只是有些题目很少有人研究过。
换言之,尽量避免选择参考文献稀缺的主题。”


在一次关于选题的头脑风暴会议中,我们想到了“韩国蜂蜜”这一主题(拍脑子选的:L)。

我们认为,通过小红书平台进行宣传可能会引发关注,也可以为韩国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启示。
因此,我们果断决定从“韩国蜂蜜”和“小红书”平台的营销特性着手,确定期刊的论文题目。

2. 找文献(第2天)  
 
在RISS网内输入'국산꿀', ‘건강식품', 'SNS', '샤오홍슈' 等关键词,找到了大约20篇左右的硕博论文。

同学们要知道,
我们看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借鉴前人的研究模型,选择看学位论文是为了参考他们的问卷设计。
  TIP.  
因此,我建议大家在阅读论文时不必全篇细读。
重点放在题目、假设和研究模型上。
当你觉得某篇论文具有参考价值时,
再进一步查看其问卷内容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。

 
3. 定题目(第3~4天)  

我们的论文题目是通过分析和比较这20篇学位论文的研究模型确定的(参考附图)。
在模仿这些论文的同时,寻求了差异化。


比如,某篇论文探讨了Instagram的营销特点如何影响消费者的使用和持续购买健康食品,
我们就稍作变通,将焦点转向韩国蜂蜜和小红书。
当然,为了使论文内容更为丰富和全面,我们参考了多篇类似的论文,以便对研究变量进行适当的调整,使其更符合我们的题目方向。

 

一旦论文题目确定,也就意味着研究模型和问卷设计基本上也已敲定。

 


4. 整理问卷并委托国内问卷机构收集(第5~8天)

题目和研究模型确定之后,我们从引用的学位论文中收集了问卷量表,并将其整合为我们需要的问卷格式。
之后,我们将问卷翻译成中文,委托给国内的问卷代收机构进行收集。

国内的问卷收集效率非常高且价格相对便宜,一些同学可能会质疑这种方式收集到的数据的可靠性。
但经过我们进行信效度等基础分析,感觉问卷数据还是可以信赖的。

5. 确定论文框架(第9~10天)   
 
在开始写论文之前,首先需要选定一个合适的期刊。
建议同学们选择对我们相对友好的期刊,尽量避免轻易挑战本土专业期刊(例如,金融研究、消费者行为、经营管理等)。可考虑选中韩社会科学、亚洲学会、贸易学会等。
(*这不是绝对的,只是我个人的感觉;P)


 
【设计KCI期刊框架】
 
开始写作前,我们已先定好各章节需要填写的内容以及页数,各章节内容分配如下。
(整篇论文,包括参考文献,页数控制在20页以内)

1) 绪论(1~2p)
 
【背景/1~1.5p】
重要性和时效性出发阐述这一主题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,与此话题的迫切性相比,相关的学术研究却相对较少,因此,进行这一研究具有明确的必要性和价值。

【研究方法和目的/0.5p】
基于前人的理论框架来构建自己的研究模型。通过收集问卷数据并进行多元和分层回归分析,我们的目标是为该研究领域或相关行业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。


2) 理论背景及先行研究(3~4p)
 
【定义/1~2p】
先从每个关键变量的定义入手,逐一展开。
 
【先行研究/2~4p】
阐述支撑变量间关系的先行研究,引出相关理论。
简言之,这一部分旨在证明第三章的研究模型并非凭空而来,而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

3) 研究模型设计及分析(10~12p)
 
【假设/1~2P】
【画模型图/0.5p】
【模型架构说明/1~2p】
【分析结果/7~10p】
技术统计量(1p)
信度和效度分析(1~2p)
相关性分析(1P)
每个假设对应的分析结果(4~6p)


 
4) 结论(3p)

总结分析结果(2p)
启示和不足(1p)

5) 参考文献(2p)


6. 分工与写作(第11~15天)   
 
【写作】
论文的核心脉络和框架达成共识后,我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。
博士研究生后辈负责在既定的论文框架内填充绪论和理论背景部分,我则负责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解释。
我们还设定了具体的时间节点以确保按时交稿。

【初稿】
两个部分的论文合并后,我们从头至尾进行了脉络的梳理。
这一过程中,主要是注重前后语句的逻辑关系,确保整篇论文的描述紧扣主题,逻辑连贯。

 
7. 定稿与投稿(第16~17天)   
 
我们利用ChagGPT对每一段进行了仔细的修订和完善,并于7月中旬投稿。
 
 
写篇KCI期刊,可能真的没有想的那么难...
目标为导向,整理好思绪,敢于尝试才是最重要的...


 

목록으로